要聞
氣象標準化改革工作方案印發 構建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標準...
中國氣象局近日印發《氣象標準化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氣象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多元參與、運行高效、協同推進的標準化格局基本形成,結構優化、先進適用、開放兼容的標準體系不斷完善,以標準為重要履職手段和依據的工作體系不斷健全,領導干部和業務科研骨干學標準、講標準、用標準的行業氛圍不斷強化,標準實施及監督機制全面落實,標準權威性和約束力明顯增強,對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我國新一代氣候監測預測分析系統上線
6月1日,我國新一代氣候監測預測分析系統(CIPAS3.0)正式業務化運行。該系統面向地球氣候系統,集成40余種觀測數據,可滿足氣候系統多圈層監測、由氣象要素到氣候災害的預測、多維度診斷分析、國省協同預測產品制作、實時氣候預測檢驗等,有力支撐全國氣候預測業務、公眾服務和決策服務。
推進空間天氣業務能力提升 中國氣象局明確到2025年工作“...
5月27日,中國氣象局印發《空間天氣業務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要求,明確到2025年,以“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為標志的空間天氣業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建成“全時空、多要素、多領域”的空間天氣業務系統,提升天地配合、全球覆蓋的空間天氣觀測能力,建設第一代“全鏈路”日地空間天氣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形成面向航天、航空領域的專業服務平臺,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氣象局開展短臨預報預警服務一體化平臺觀摩交流
5月2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10月將組織開展省市縣短臨預報預警服務一體化平臺(以下簡稱“一體化平臺”)觀摩交流和“全國優秀短臨預報預警服務一體化示范平臺”的遴選,強化一體化平臺對遞進式氣象預警服務的支撐,推動預警業務布局和標準規范落地,實現基層氣象防災減災業務系統集約化應用,促進業務和服務質量提升。
中國氣象局加強氣象數據管理 促進高價值氣象數據合規高效...
5月16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進一步加強氣象數據管理工作計劃》(以下簡稱《工作計劃》),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要求,提出到2024年,實現氣象數據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完備,氣象數據安全防護技術體系基本建成,氣象數據出口形成集約有序、國省互補的一體化格局,數據安全審查和流通監管實現國省全覆蓋,以應用場景為導向、以用途用量為依據的高價值數據供給機制基本建立,氣象數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充分釋放。
中國氣象局與公安部聯合優化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氣象保障
中國氣象局與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省級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優化提升氣象保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繼2021年12月中國氣象局、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掛牌督辦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優化提升工作后,為進一步推動此前試點經驗和成果在全國108條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全面推廣落地,《工作方案》應時而生。
66名學員通過2022年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國家級內審員專...
近日,2022年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國家級內審員專項培訓班結業,來自全國氣象部門的66名學員獲得國家級內審員資格。至此,氣象部門在觀測領域擁有較高審核水平的國家級內審員達到192名,基本建立起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國家級內審員人才隊伍。
氣象服務數字化試點建設啟動
日前,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在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廣東等?。ㄖ陛犑校庀缶趾秃颖笔⌒郯残聟^氣象局啟動數字化建設試點,推動氣象服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數字政府、數字城市、數字鄉村、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部署“質量提升年”行動
1月28日,《中國氣象局關于開展“質量提升年”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印發?!锻ㄖ诽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通過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提升“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能力和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氣象強國建設,切實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高質量服務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
中國氣象局印發“質量提升年”重點任務清單
2月28日,中國氣象局出臺《中國氣象局“質量提升年”重點任務清單》(以下簡稱《任務清單》)并印發通知,要求各單位按照“質量提升年”行動統一部署和清單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瞄準制約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統籌施策、精準發力,推動氣象事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和更加安全地發展。
中國氣象局部署推進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3月10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全國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視頻推進會,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重要論述和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進一步推進全國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
評論
重點任務清單:劍指高質量發展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攻難點、通堵點、補短板、強弱項……今年以來,中國氣象局黨組著力推動“質量提升年”行動,通過各部門各單位自查自糾,努力解決一批影響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普遍性問題。
探索與成效
安徽:舉辦培訓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御應對能力
5月30日,安徽省水旱災害防御專題培訓班開班式暨省重點水利工程調度會召開。本次培訓聚焦雨情水情監測預警、水工程調度等重點內容,各市、縣分管負責人和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共370余人參加培訓。
湖北:加強部門對接 做好“三夏”氣象服務
5月27日,湖北省氣象局對各地做好“三夏”氣象服務進行再部署。要求全省氣象部門充分認識目前夏收夏種時間緊迫性和做好今年夏收夏種氣象服務的重要性,不折不扣做好“三夏”氣象服務。
天津:著力在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上下功夫 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
5月24日,天津市氣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在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后的部署要求,對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具體措施,全力推動天津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海南:開展重大天氣過程預報服務復盤總結
5月25日上午,海南省氣象局召開2022年以來重大天氣過程預報服務復盤總結視頻交流會。針對2月冷空氣、4月冰雹、4月強降水和5月中旬龍卷等天氣過程,預報員分別從天氣診斷分析、雷達衛星監測、數值預報釋用、模式檢驗、預報訂正思路等方面作詳細的分析總結。
河北:強化部門合作 做好汛期服務工作
5月24日,河北省氣象局召開2022年全省汛期氣象服務動員電視電話會,要求提升氣象災害綜合監測、預警、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強化部門合作,做好各項氣象服務工作。
山東:推進氣象法治化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甘肅:再部署再動員汛期氣象服務工作
5月23日,甘肅省氣象局召開2022年全省汛期氣象服務再動員再部署工作會。會議指出,面對今年主汛期更加復雜的天氣氣候形勢,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做好問題整改落實工作;
江西:開展全省防汛氣象災害防御檢查
自5月15日開始,江西省氣象災害防御(人工影響天氣)指揮部和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聯合開展2022年全省防汛及氣象災害防御檢查,12個檢查組分赴全省各市、縣檢查防汛及氣象災害防御責任落實、機制建立、工作部署、應急預案、工程度汛、預警傳播、防雷安全等工作落實情況。
青海:開展三江源地區蟲草采挖期雷電災害風險預估服務
5月18日,青海省氣候中心基于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結合汛期氣候趨勢預測結果,制作發布果洛和玉樹地區《蟲草集中采挖期雷電災害風險預估專題報告》。
江蘇:多措并舉做好干旱氣象服務工作
近期,江蘇省淮北地區持續晴多雨少,出現明顯氣象干旱。江蘇省氣象部門針對當地氣象干旱發展形勢,加密監測,做好滾動預報預警服務,持續提供決策服務,多措并舉做好氣象服務保障工作。
天津開展罕見特大暴雨應急桌面推演
5月18日,天津市委、市政府組織開展全市應對極端強降雨防汛應急處置桌面推演,增強應對極端天氣實戰能力,市氣象、應急管理、水務、住建、交通運輸及相關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等有關部門參加推演。
新疆:全力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
5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召開2022年度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暨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自治區氣象局就2021年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防災減災工作情況和后期工作安排進行匯報。
北京:聚焦科技人才工作 謀劃首都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5月20日,北京市氣象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召開,學習領會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并結合北京氣象工作實際,研討更好地推動首都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云南:開展“遞進式”冰雹預警業務
今年以來,云南省氣象部門開展“遞進式”冰雹預報預警業務,由省級發布冰雹預報指導產品,州(市)、縣(區、市)兩級根據指導產品滾動發布冰雹預警,有效提升冰雹預報預警準確率和時效性,部分預警產品精細到村,省級精細到縣的預警平均提前量超過1.5小時。
黑龍江:制定方案推動“質量提升年”行動重點任務措施落實
5月12日,黑龍江省氣象局制定并印發“質量提升年”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了“質量提升年”專項行動的三項主要工作任務。
湖北應用5G消息號發布天氣信息
“應用5G消息號發布天氣信息”,是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落實“質量提升年”要求,提升氣象信息服務質量的行動。該中心抓住針對公眾服務的兩大傳統業務——手機氣象短信服務和12121天氣熱線服務,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合作,以“5G湖北天氣”消息號形式向84萬名湖北移動5G手機終端用戶發布“升級版”氣象信息。